主辦單位: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? 版權所有
承辦單位:翼城縣人民政府辦公室
晉ICP備18010532號 網站標識碼:1410220001
涉密文件嚴禁上網
翼城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提示:使用大于1366*768分辨率/IE10.0或以上瀏覽器可以獲得最佳瀏覽效果!
矗立在唐興鎮城內村(古縣治)南北十字街心的木、石二牌坊,為省重點保護文物。雖歷經風雨滄桑,依然雄偉壯觀。這種方形閣樓式的科第坊,在全國已是稀見僅存,在山西堪稱精品,彌足珍貴。
牌坊又稱牌樓,多用于建筑組群的入口處或城鎮街衢的要沖處,起著建筑組群的前奏和豐富街景標志位置的作用,也是古人用來旌表功名,以使后世效法的標志建筑。木牌樓創建年代不詳,重建于明萬歷四十一年(1613),清康熙十五年(1676),民國十四年(1925)重修。北面額坊上題“封翁”,下題“龍章寵赫”;西面上題“甲科”,下題“澹墨傳芳”;東面上題“鄉科”,下題“桂殿分香”;南面上題“明經”,下題“宮墻脫穎”。從題字上可以看出,建造木四牌坊的目的與科舉制度密切有關,就是要通過旌表“封翁”、“甲科”、“鄉科”、“明經”四種出身的人,以激勵學子們發憤學習,成名成家,以光宗耀祖,流芳百世。
木牌樓平面方形,面闊、進深均為6米,四面可以通行,兩層滴水檐,十字歇山頂。總高20余米,8根立柱均不用柱礎,每兩根為一組,直接立于四個五邊形臺基上,柱子排列采用平面方形和單排立柱相結合的手法:即中間四根通天柱直通樓頂,通天柱向外45°,中線上各立一邊柱,邊柱和通天柱呈單排柱子分布,其上各支撐一歇山式樓頂、山花向外(如出抱廈)四角皆此,形成下檐挑八角,但不設平座,中間八角藻井,樓頂為十字歇山,飛檐挑四角,上下層共出翼角12個,角下皆垂風鐸,風吹鈴響,古聲古色。同時大小額枋相聯,上下兩檐疊壓,翼角相互交織,遠遠望去,如鶴立雞群,蔚為壯觀。
主辦單位: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? 版權所有
承辦單位:翼城縣人民政府辦公室
晉ICP備18010532號 網站標識碼:1410220001
涉密文件嚴禁上網
翼城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提示:使用大于1366*768分辨率/IE10.0或以上瀏覽器可以獲得最佳瀏覽效果!